-
乌兰察布党支部早上九点不到,会议室已经满是人。有人小声说着新电影,还有人在默默看窗外。一场主题党日观影活动开始前,每个人的节奏不太一样,好像谁都没完全做好准备。电影名称摆在屏幕一角,《志愿军:存亡之战》,有人转头问这讲啥,旁边答是抗美援朝的铁原狙击战。场面不怎么热烈,但能摸到些许紧张气氛。
活动的背景有点特别,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刚落地不久,乌兰察布党支部想借着电影做点事情。主题是“铭记历史 不忘初心”,一听就觉得这个词用得太多,但现场的确挂了横幅。主办方想让大家学会党史、记得信仰、听党的话……说是要把红色基因传下去,实际执行起来也就是组织大家一起看电影。其实也不是所有人都热情高涨,更多是面对工作的那种责任感吧。
有人开始小声评论电影里的场面,铁原狙击战,2.5万人对阵5万,甚至是四个师,还有63军12天夜以继日死磕。片中志愿军穿着棉衣,泥地里负重前行,细节都很真实。对比历史数据,1951年铁原战役,中方损失约2500人,守阵地完胜。决策过程充满了犹豫,每一点战术调整都事关全局。不过,电影其实把一些痛苦和牺牲弱化了,现实比银幕还要残酷。
有人问:这些真的发生了吗?有人掏了手机搜资料,发现在联合国军记载里,战况远比电影里复杂。其实美国“第1、3、9军”协同作战,韩国军队也打了头阵,不像片里那么孤立。场面上更混乱,志愿军子弹不够,后勤补给断了。现场有人突然沉默。是不是所有英雄事迹都能被完美呈现,没人敢。
观影过程中,大概每四十分钟气氛就变一下,有人被画面感动,有人沉默。细节很扎实,比如志愿军战士藏在雪地里,夜里互相靠着取暖。63军小兵嘴唇发紫,军医手忙脚乱。其实这些场面历史上真发生过,志愿军曾因药品、粮食告急,靠土豆和雪水坚持作战。有人问,这样的坚守如果是自己能不能撑下来,没人回应,空气又开始凝固。
电影冲突部分很激烈,历数反复拉锯的高地争夺。韩军溃退,志愿军乘隙发动反击。场面瞬间变得紧张,每个人情绪一下子被拽进来。正如官方数据,铁原战役最终双方人员伤亡合计超过8000人。有人记下了数据,说这起码得铭记,不能只看电影里很燃的场面。其实很多同志看得眼圈泛红,但也有人偷偷走神,谁知道下一秒自己会不会被卷进什么“新战役”。
这次主题活动本来的用意是让大家体会信仰,结果氛围并不是想象中那种热血沸腾。有人心里琢磨,红色基因到底是什么?是奋斗拼搏还是仅仅一种记忆?但主办方还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带点东西走出去,比如理想信念,党性修养。可是有些人更在意现实,比如如何做好工作,怎么样在岗位保证业绩。
观影后交流环节开始,挺多人踊跃发言,话题绕来绕去,什么“精神力量”、什么“革命洗礼”,听着像是标准答案。有人说要牢记先烈,有人说要奋进新征程,甚至有人提到自己做保险的例子,说像志愿军一样要恪尽职守。其实这样的比喻挺抽象,保险和战场怎么一样呢?不过大家还是鼓了鼓掌,算是互相打气。
期间有人突然说:我们学党史,到头来是否能影响具体工作?另一人抢话,觉得红色基因是具体行动,不只是口号。场上氛围有些对立,有人坚持觉得信念比业绩重要,有人却相信落实岗位技术才是正道。其实没有一个答案彻底对,现实里拼搏与理想总是互相打架。
活动尾声的时候,多数人已经疲倦,有人想早点结束,有人还翻着电影里的战斗细节。主办方坚持总结,说这次观影是为了提升政治觉悟,提高理论水平。大家低头,有人暗自皱眉。是不是每次主题日活动都能让大家真心改变?说不定只是一次集体合影和一声口号。不过也不能否认,电影确实让不少人重新思考自己。
有人念叨,铁原狙击战那十二昼夜,志愿军像是被命运裹挟又死命坚守。现实中,我们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如此。有人说,如果拿自己当作电影里的战士,可能并不会那么果断勇敢,也许会撤退。其实这想法也没有错,英雄总归是少数。体会这些,思想里的挣扎又多了几分。
外部环境影响也不太一样,党的会议精神落实到基层,有时候只是纸上谈兵。理论和实际总有隔阂,就像电影和现实里角色的勇气和恐惧反复冲突。有人在讨论中冒出一句“我们到底能坚持几年?”另一人摇头,说“只要愿意,没什么坚持不了。”话题没有统一答案,现实中总有灰色地带。
其实此类红色党日活动并非首次,媒体报道类似举措时往往强调“凝聚力量”“坚定信念”。但调查数据说,只有约45%的企业基层组织每年能做到参与度达标,剩下的更多是流于形式。主办方理想很大,实际成效却往往让人难以乐观。有人说“我们其实不缺活动,缺的是换一个思路”,讨论陷入沉默。
但不能否认,相当一部分参与者在看完电影后对于党史、革命精神有更深体会,哪怕是和自身工作关联度有限,也还是有那么一瞬间的感动。有人带着热血回到岗位,也有人依旧习惯平淡无奇的日常。活动的影响,或许就在于让这些平凡日子多了一点不同。
有些人觉得红色记忆只属于历史课本,但也有人相信它就在自家血脉里。观影的两个小时,支部成员彼此靠近又重新拉远,像电影里战壕里的战友与现实中的同事距离忽远忽近。有人边走边问,今天看了这场红色电影,明天是不是就能干得更好?
其实谁也不知道结果。生活和岗位上的奋进,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就能解决的事。有人说“就算这一刻有感动,明天又归于平淡”,也没什么大不了。
归根结底,这次“铭记历史 不忘初心”红色观影主题党日活动,是对过去的缅怀,也是对当下责任的提醒。当历史与现实交错,困惑与拼搏共存,有的人重新找回了信仰,有的人依旧迷茫,也许这就是最真实的样子。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