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7064038703590
乌兰察布突然被一群外地游客“攻陷”了,本地人却气得直跺脚,就因为一位天津大爷吐槽当地水质,直接点燃了本地居民的怒火,
最近南方热得冒烟,内蒙古乌兰察布成了避暑天堂,京津冀、江浙沪的车牌扎堆出现在这座小城,连火山脚下的停车场都挤满了房车,
可本地人发现,这些游客不仅没带来多少消费,还抱怨“自来水矿物质超标”,气得有居民在网上喊话:“喝不惯就赶紧走”
乌兰察布这地方,夏天十三度的气温能冻得人穿绒裤,草原上的石头比树多,本地人早就习惯了“抱着火炉吃西瓜”的日子,
这两年突然火起来,全靠短视频带红了火山地质公园——虽然那里连棵像样的树都没有,但架不住城里人就爱这种荒凉感,
房车族尤其爱来,毕竟免费停车场、免费用水,还能拍出“假装在火星”的大片,
但矛盾就出在这“免费”上,有房车游客住了三五天,临走前上网抱怨水质问题,说检测显示矿物质超标,
这话可捅了马蜂窝,本地人直接怼回去:“我们喝这水活到九十岁的多了,你们呼吸雾霾的时候咋不嫌超标”,
更现实的是经济账,房车游客往往自带食物不消费,比起住酒店、下馆子的普通游客,确实让本地人觉得“亏了”
这事儿说到底,是旅游爆火带来的甜蜜烦恼,乌兰察布去年刚通高铁,游客量直接翻倍,但配套根本没跟上,
火山公园连个正经厕所都没有,所谓的“自驾游营地”其实就是块荒地,当地既想赚旅游钱,又没能力接待高端游客,
房车群体本身也是个特殊存在,他们既要野趣又要现代舒适,在海南就被吐槽过“占着沙滩不消费”,这次算是南北同款矛盾了
最让人唏嘘的是,当大城市的人向往“诗和远方”时,远方的人也在算着柴米油盐,
游客觉得“原生态”是浪漫,本地人看到的却是没垃圾桶的草原、被压坏的草场,
或许旅游开发从来不是单方面的拯救,而是彼此妥协的艺术,只是不知道这场“水土不服”的争吵,能不能吵出个双赢的结果,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