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“草原皮都”把T台搬到你家门口,连门票都省了,这谁还能坐得住?

貂毛往肩上一甩,冷风就成了滤镜。8月30日夜,集宁北广场那圈暖黄灯一亮,模特的步子还没迈开,朋友圈已经先炸了:不用飞米兰,就能摸到2025年秋冬新款,连颜色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——奶油棕、雾霾蓝、辣椒红,全是手机随便一拍不发愁滤镜的色号。

最狠的是那件孔雀绿羽绒,绒朵看起来肥嘟嘟,袖口却缩得比一次性雨衣还利落,上身一秒显腿两米八。
走秀一结束,隔壁台子突然马头琴一响,阿古达木背着草原的风就来了。
《陪你一起看草原》才唱到副歌,台下已经大合唱,连平时只会吼“兄弟干了”的大哥都小声跟唱。
乌兰牧骑的小伙子们甩起筷子跳顶碗舞,碗里的奶渣掉了一地,观众席笑得比台上还热闹。
免费演出?
对,连扫码领票都省了,站累了就地一坐,屁股底下就是草原味儿。
有人边看边在小红书直播,弹幕刷“这衣服环保吗”。
设计师早留了一手:孔雀绿那件就是“生态皮草”,原料是玉米纤维,摸着像貂,挂着像貂,回家一晾却不用伺候祖宗。
懂行的姐姐直接下定义——穿两年不想穿了,剪成抱枕都不心疼。
环保听起来高级,换算成人话:懒人也能时髦。
皮草城总经理一句话把热闹落地:这场秀卖货不是唯一目的,而是告诉全国人民,集宁的老皮子有了新故事。
以前提起皮草想起暴发户,现在想起的是工艺大师熬了六小时的手工扣、可循环染缸里调的莫兰迪色,还有直播间里秒回“亲,这件可以机洗”的小姐姐。
产业链就像打排位,设计、生产、直播间、秀场一局全上,把乌兰察布的经济直接带上星耀。
有人担心皮草还能火几年?
论坛上的数据甩得干脆:某电商平台同步预售,30分钟销售额顶去年三天;国际买手蹲在后台跟工厂下明年春季的订单,价码条都写好了。
一句话,怕冷的人年年有,变着法子抢风头的产业只会更疯。
夜深散场,小孩扛着气球追在后面喊“妈妈我也要貂”,老母亲一边嘴上拒绝,一边打开电商链接。
集宁的寒流来得早,可这场秀暖到心里了:老产业穿上新战袍,草原的风继续吹,吹来了全球订单,也吹开了每个人对未来的小小野心。
举报
